跳到主要內容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1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2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3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4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5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6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6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6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6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6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6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6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藏品圖,第6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《光復之聲第十二聲》

材質:

歷史分期:1946~(戰後)

尺寸:長:26 x 寬:19 x 高:0.3 (cm)

取得方式:捐贈

原收藏者:張俊傑

登錄號:KH2000.013.0082

藏品描述:1中、小學教科書應當以台灣爲主體
13台灣歷史應爲我國正統歷史,揚棄台灣爲中國邊陲觀念
17地理課程應本台灣主體論進行編撰
21中、小學語文課程應反映台灣文化與當前社會潮流
24全國各級學校應實施多元化母語教學
26搶救「台灣第一街」與古蹟保護
30音樂、美術等藝文課程應爲文化紮根
33力爭高雄大學與橋頭大學,提升高雄都會品質
41警察吃案,制裁不法的執法機構
45反對陳田錨的亞太,力爭屬於台灣人民的無限電視台
51公園、綠蔭隧道與綠政署
55「台灣第一罪惡」賄選:應該坐牢的人坐官位!
60樹立事務官「第五權」的能力與尊嚴
62軍隊、殘障、原住民、環保等訴求,並討伐投機政客林洋
73勞工、經濟與企業的方向
78中國犯台與台灣安全問題的探討
80逼使廢考「三民主義」進入王見王的主戰場
83對教育大改革永不灰心的奔走與呼號
96電影應當納入國家正規教育體制
98在台灣叢林社會中痛心爲「司法權」招魂
103文化中心地下停車場弊案,無法無天!
110國土規劃與綠化的迫切性